在中國房地產是不變的話題,無他,房地產是中國的半壁江山,這幾句話還是沒有錯的,那預言家對樓市房價的判斷是那么的準確嗎?
人類的智商在價格發(fā)現面前,是非常渺小的,剛入行者可以侃侃而談,但入行久了,卻不大敢下口。比如大宗商品價格,只有漲跌兩個方向,但大多數人怎么也弄不對,決定的因素太多,也沒辦法量化。大宗商品價格像是跳皮筋一樣,人們發(fā)明期貨想鎖定風險,卻發(fā)現期貨本身也是有風險的,這種金融工具具有高杠桿屬性,放大了商品價格的波動。
大多數看空房價的人,會拿出民眾平均收入來做比較,還有一個是房屋建筑面積。用不吃不喝多少年來論證房價荒謬,用建筑面積來論證房屋過剩。好像很有道理,多年前媒體都用這個房價收入比來論證北京(樓盤)房價不合理,那時候北京房價才幾千元。
房地產開發(fā)商任志強這么多年堅定看多房價,他不是從房價收入比,而是從有效供給和需求來看,一線城市來的人才多,就業(yè)機會多,財富聚集多,房子供應不足。這就相對簡單一些,供不應求的產品,定價方式是價高者得之,跟平均收入沒多大關系。何況社會收入不均,有一小部分高收入群體,而且工資外收入也是看不到的。普通工薪層是沒能力買房的,房子不用賣給普通人就賣完了。
現在一線城市中心區(qū)房價在7萬元以上,房貸月供也要好幾萬元,未來這部分人的支付能力如果有風吹草動,就會成為房價下跌的突破口。但假設通脹夠快,收入提升夠快,幾萬元可能又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??紤]因素足夠多,會發(fā)現價格是很難預測的。但一部分人會看到中國資源繼續(xù)向大城市集中這個大趨勢。
看多房價者在高收入群體有市場,因為他們手中有房子,看空房價者在低收入群體有市場,因為沒房子,又想買。低收入群體的數量多多了,所以看空者比看多者更有市場。看空者出名的更多,看多者好像很遭人恨。但即使看空的說錯了那么多次,還可以繼續(xù)活躍,享受著眾人景仰,那些說世界是場大陰謀的,也很有市場。這就是因為,人們在價格面前就像瞎子摸象,總想有人打出指路明燈,其實這就像算命一樣,盡管大多不準,需求一直是旺盛的,至少可以找到一個陣營者安慰一下自己。